模具加工厂连续拉伸模具的方案应该遵循什么准则?
模具加工厂连续拉伸模具的方案应该遵循什么准则?
1.在规划压模时,必须根据成品的批量选择压模的排样形式,即对于批量小、样式简单的成品零件,应采用便携式压模排样;对于生产批量大或样式复杂的成品零件,应采用固定压模排样。
2.规划的压模布局应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以减轻应用时的劳动强度。
3.对于所需镶件的压模,必须使镶件易于操作和固定,镶件周围必须有足够的塑料厚度,使镶件牢固。通常厚度可以在2-4毫米左右。为了使镶件牢固,应在镶件很多的时候选择挤压模具的布局。
4.为了便于压下后塑料件容易顶出,型腔应设有顶出斜面。一般情况下,压模的拔模斜度是根据塑件成品的拔模斜度来确定的。对于有尺寸精度要求的塑料件,拔模斜度一般按1:50、1:100、1:200确定。
连续拉伸模具方案要求模具零件要有足够的强度,选材不能有错。模具应避免与机构无关的外凸和外凹表面,外表面应倒角。上导柱安装在下模内,远离操作者。模具中间受力接近模柄中线,导向、定位等较紧的部位要让操作者看清楚。方案要兼顾搬运、调解、安装、维修、搬运和方便,对操作人员来说相对安全。除此之外,平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工步数要合理确定:连续拉伸模工步数等于单次切断和释放工序的总和;
2.冲孔和落料工序顺序放置时,冲孔工序应放在前面,这样不仅可以简单进给带材,还可以将冲孔作为导向孔,提高工件的精度。
3.在没有圆孔的工件中,为了提高送料步距的精度,可以在凹模的初步规划一个工艺孔,使这个工艺孔作为定位的导向,提高冲压件的精度。
4.同一尺寸基准的精度要求较高的差动孔应在不影响凹模强度的情况下在同一步中成型。